手机版 尽力而为网
在现实生活中,大量反映的仍然是小企业、微型企业很难得到融资支持,既然如此,我认为还需要从温州这样一个情况扩展到整个全局,扩展到前面不同角度对金融全覆盖概念下的考察,进而提炼出如下第三个势在必行。
一个国家一旦设了资本账户管制,就会担心企业或个人通过经常账户的交易,包括进出口业务,来规避资本账户的管制。也就是说,金融开放是提供风险规避的手段之一。
我和我的学生周婧(Wei and Zhou, 2017)研究发现,国家层面的资本结构也会影响一国的风险。因为,金融不开放,跨境资本流动会遇到障碍和额外成本。原计划在1997年10月的年会上,第一副总裁Stanley Fischer提议,成员国应将金融开放作为法律义务。很多学者认为,金融开放可能有好处,也可能有坏处,坏处是会带来很多经济波动、金融动荡。据此,韩博士与我把我们文章的副标题定为:在二元悖论与三元悖论之间。
但是,三元悖论广义解释的后面一句话,在实证里并不一定能得到支持。因为,当美国升息时,如果什么都不做,美元升值、本币贬值,多半发展中国家觉得这种情况可以接受。正规金融部门把利率压得太低了,这就导致非正规金融部门的利率奇高,两者是相关联的。
有一个数据说农村贷款的缺口起码有三万亿元,不过我觉得这个数字准确性比较难确认。我们有时候出的一些政策,既要让农民获得更多的贷款,又要让他享受便宜的贷款,实际上是把金融机构的积极性给打掉了。存贷款基本利率还在,但名义上已经不再管制。我们说到农村金融想到最多的是信贷问题,但实际上农民所需要的服务是全方位的。
所以总体来说就是一家机构,在1978年,中国人民银行占到全国金融资产的93%在一个不断变化的金融环境里,监管者不断面对新的挑战,只有迅速对变化作出反应才能阻止银行过度冒险。
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在2010年7月,美国总统奥巴马正式签署金融改革法案——《多德-弗兰克法案》,内容包括:第一,在美联储体系下建立金融消费者保护局,对向消费者提供信用卡、按揭贷款等服务的金融机构进行监管。几个文件就能对银行业乃至整个金融体系产生这么大的影响和冲击,银行监管的威力之大当然由此可见。这主要表现在对道德风险的监管。今天讲的第一个要点是,在各个国家,银行和金融机构都是最受严格监管的。
一时之间,银行业反应剧烈,多家银行为了避免违规而暂停很多资金交易和同业业务,银行间市场的资金出现紧张,银行间短期拆借利率开始飙升。也就是说,给了你办银行的审批,你把银行办起来了,但是你不要在存款保险的庇护下去乱冒险,最后给社会搞出金融危机,把整个经济拉下水。其次,就是对银行运行的方方面面的监管。从严监管能否避免银行危机? 以前我们谈到过,每次金融危机都催生新的金融监管改革。
到4月初,银监会一口气发布七个监管文件,就银行三违反、三套利、四不当、市场乱象等进行专项治理,以化解银行风险。比如,大萧条让美国的金融监管体系诞生。
通常来讲,这包括对银行持有资产类别和份量的限制、资本金要求、准备金要求、注册和银行检查、风险管理评估、信息披露要求、反洗钱要求、金融消费者保护和对竞争的限制。再者,监管机构不是生活在真空中,会受到很多政治压力或者其它压力,或者监管机构本身就是一个行政机构,这就会让监管要求偏离审慎的方向,让监管部门为政策或政治服务,助长银行的冒险行为。
谁来监督监管者本身也是一种新的挑战,否则,容易出现过度监管。第二,银行监管是一个逐步发展和深化的概念。在中国,银行监管是一个比较晚的事情。银行是整个社会心理安全的基石,所以,有必要推出存款保险等以避免恐慌。其次,银行监管受到资源和技能的限制。比如说,很多国家虽然有银行监管局或者金融监管局,但是中央银行也负有部分监管职能,具体表现在银行发生危机时由央行作为最后贷款人提供紧急救助并以此介入银行的某些监管,存款保险公司也肩负对投保银行的部分监管职能。
在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之后,银行监管架构才逐渐成为重要角色。在18世纪和19世纪前期,政府除了对银行发放牌照之外,基本上没有监管。
那么,怎么保证银行不会乱来,同时又能保障老百姓存户的利益呢? 说起银行监管,你可能记得,2017年2月底,郭树清从山东省长调任中国银监会主席。这些都由银行监管机构来做。
这些目标都很光明鲜亮,但也正因为这些目标太笼统,会不会被监管者用来为自己扩大权力呢? 关于银行监管,有两点需要强调:第一,在很多国家,银行监管并不是由一个机构垄断执行的,往往由多个机构竞争执行,并且各自有所侧重,这多少能制约监管部门的过度权力扩张。如果监管者不具备足够好的专业技能或者在知识上落后于银行从业者,那么,就难以把银行监管得很好。
一些通过各种渠道从银行流向股市的资金也往回撤,引发A股市场较大幅度的调整。(本文为作者在喜马拉雅开设的《陈志武教授的金融课》讲座文本) 进入 陈志武 的专栏 进入专题: 银行监管 。那么,加强银行监管是否真能避免金融危机呢?监管是高成本的,也更会抑制社会的创新和创业动能、减少金融服务的供给,最终让许多家庭和个人尤其是社会底层得不到金融服务,牺牲社会的真实利益。但是当时的银行监管主要是合规监管,也就是看金融机构是不是合规经营、有没有违法乱纪现象。
另外,由于银行监管和银行往往是在进行猫捉老鼠的游戏,监管有很大的局限性,加强监管也很难避免金融危机的发生,尤其是监管越严,所带来的社会代价越大,也容易让监管者过度扩张权力。政府之所以对银行进行监管,主要有两个原因:银行的受众人数多、面太广,银行是否安全会威胁到整个社会和经济。
1998年,中国人民银行机构改革,银行监管力量开始充实,对商业银行的监管开始加强。他们又偏偏不懂银行、不懂金融,很容易被骗。
当然,在银行遇到危机时,政府和中央银行也往往袖手旁观,很少去救助,让金融市场和银行体系自己去应对和吸取教训。那年,12个发达国家在瑞士的巴塞尔组建了银行业监管机构联合委员会,简称为巴塞尔监管委员会,推动这些国家对银行实行一致的监管。
就这样,银监会举措引发社会各界的纷纷议论,有人认为这是在化解银行业潜在的风险隐患,拍手叫好。从国际经验看,银行监管是一件进退两难的事。第二,建立由9家金融监管部门首脑组成的金融稳定监管委员会,由美国财长担任主席。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之后,银行监管开始列入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
如果是这样,就还不如没有监管机构了。这就是我们以前谈到的信息不对称、逆向选择的含义,因为他们对金融机构和金融业务不能分辨好坏(亦即信息、知识没有银行专业人士那么多),越是不负责任的骗子银行,越容易得到他们的存款和投资,反倒是那些认真、守规矩的好银行被他们抛弃(亦即,逆向选择)。
目前,微观的银行监管是银监会的职责,宏观审慎监管,也就是维护金融体系稳定的监管,还是中国人民银行的职责。2003年4月,中国银监会成立,银行监管开始独立于中央银行。
张三、李四、王五可能是年轻大学生,也可能是退休工人,不再有收入来源了,存在银行的钱就是他们所有的财富,所以,他们是经不起欺诈冲击的,也容易成为社会稳定问题。但这也可能鼓励银行冒险,就像2008年之前美国金融机构所作的一样。
Copyright (c) 2018-现在 XML地图html地图 All Rights Reserved. 此外,要强化各类银行特许权价值,大型银行在业务范围、规模上具有优势,也有较大的外在溢出效应,因此会有一些更为严格的监管要求。SMS接码-实卡接码平台 企业网站源码 pbootcms教程 八戒站长 空间域名 海纳吧 三合一建站 多城市分站1